眾多大學生患上“恐跑症”
  武漢理工大學
  根據《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》顯示,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20多年一直處於下滑狀態。與2005年相比,大學生的立定跳遠、引體向上、1000米跑等三項身體素質指標全面下降,其中19至22歲的城市男生和農村男生1000米跑成績分別平均下降3.37秒、3.09秒;城市女生和農村女生800米跑成績分別平均下降3.17秒、1.87秒。
  教育部在2013年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:因為即將面臨升學和中考,我國四年級和初二的校園體育課及體育活動不足率分別高達56.5%、76%;而另一項調查顯示,只有22%的小學、初中和13%的高中能夠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。
  “女生長跑及格標準由800米3分50秒改為1200米6分22秒,男生長跑及格標準由1500米6分05秒改為1600米6分52秒……”近日,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瞭解到,從去年開始,該校將體育綜合測試納入期末考試成績,去年下半年,體育課部將長跑、仰卧起坐、立定跳遠、俯卧撐等多項考核標準普遍提高,引來不少學生叫苦,特別是長跑,成為眾多學生吐槽的焦點。
  學生吐槽說“長跑比高數考試還難”
  根據《國家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》要求,高校耐力項目測試為男生1500米跑、女生800米跑與臺階測試。目前,武漢市大部分高校的學生體測也是照此標準。也就是說,武漢理工大學男生1600米、女生1200米長跑並不是大學生體質測試要求的“規定動作”。
  “別的學校女生跑800米就夠了,我們竟然要跑1200米,學校還讓不讓人活了。”上周,武漢理工大學大二女生小楊在自己的QQ上發表了一段“說說”。
  昨天,記者在該校馬房山、餘家頭等校區對65名本科生進行調查,其中41人認為,自己連1000米(800米)跑下來都吃力,現在標準提高後,達標會更加困難。
  該校一名學生輔導員透露,自從去年學校將體測標準提高後,學生課餘時間的鍛煉熱情有所提高,以往很少看到學生身影的操場跑道,現在每天傍晚基本上都被跑圈練習的學生占據。
  “現在長跑標準這麼高,簡直比高數考試還難。”該校餘家頭校區大二學生小鄭表示,自己在中學時期就缺乏鍛煉,進入大學後,課餘時間基本在打網游,即使參加運動,也就是去球場上打打籃球。為了期末能順利過關,只能每天逼著自己跑步半小時鍛煉耐力。
  據記者走訪瞭解,高校里也有少部分學生不怕跑。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大二學生譚坦平時酷愛長跑,經常在課餘時間一個人戴著耳機聽著音樂,圍著學校操場跑上十圈。他坦言,自己跑步常常形單影隻,因為很少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。
  “別說在我們班上了,就是在全年級,甚至整個學院,都找不到一名‘跑友’,好像長跑被同學們當成了洪水猛獸。”譚坦說,大一時自己就一直希望在學院里物色一名同學每天相約跑步,可惜將近兩年了,還沒有找到長跑的同伴。
  “只要在跑前做好準備活動,跑的過程中合理分配體力,同時定期堅持練習,其實長跑還挺輕鬆的。”譚坦表示。
  標準降低距離縮短,學生依舊怕跑
  “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,國家制定的高校體測標準就是女生1200米,男生1600米,但學生體質逐年下滑,標準也只能隨之放寬。”武漢理工大學體育課部主任劉同元告訴記者,即使國家的測試標準在降低,卻依然沒有治好大學生們的“恐跑症”。
  大學生課餘時間最喜歡的體育運動是什麼?記者在華中科技大學、武漢理工大學調查男女生各20名,其中籃球、羽毛球、足球最受男生歡迎,羽毛球、乒乓球最受女生歡迎,八成學生表示抗拒長跑,只有2名男生明確表示“喜歡跑步”。
  “跑步太枯燥了,缺乏運動的趣味性和對抗性,而且一個人圍著操場跑顯得很傻。除非馬上要開運動會了,一部分參加徑賽的同學才會專門訓練一陣子。”華中科技大學大二學生小王表示。
  “無論是1000米還是1600米,跑下來全身要疼好幾天,有的同學還會跑得腿抽筋。”武漢理工大學大三學生小餘說,長跑的恐怖在於跑時“撕心裂肺”,跑完還有幾天“酸痛回味”。
  去年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的湖北省大學生田徑運動會上,男子5000米長跑和女子3000米長跑項目的參賽選手都是“清一色”的體育特長生。湖北大學體育學院魏家俊教授說,這兩項長跑比賽已經有至少五年都只在體育特長生中開展。
  近年來,華中科技大學、湖北大學等一些高校的運動會也陸續取消了男子5000米和女子3000米等傳統長跑項目,校方給出理由是長跑在學生中缺乏“群眾基礎”,學校對學生體質的檢測和健康管理的體制不健全,跑下來容易出現運動傷害。
  “我在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武科大當體育老師,當時新生進校時測試1500米長跑,絕大部分男生在5分鐘內都能跑完;然而現在不少男生大一進校時,5分鐘內連1000米都跑不下來。”武漢科技大學體育課部盛克慶教授表示,長跑是許多運動的基礎,長跑成績下降就意味著學生耐力、腿部力量的不理想,近年來,像足球、籃球等一些需要身體耐力、彈跳能力的運動,大學生的表現也有明顯退步。
  “新生的體質大不如從前,連軍訓時站著都會暈倒,更別提讓他們跑步了。”盛克慶教授認為,中學時期是決定一個學生身體素質的黃金時期,但是體育成績不納入高考,所以很多中學不重視,導致學生長跑等體育鍛煉嚴重缺失,學生進入高校後突然要測試長跑,缺乏技巧和練習的他們跑起來肯定會感到痛苦,進入越痛苦就越怕跑的惡性循環,所以現在高校的體育課是在為中小學的體育課“糾偏”和“還債”。
  體育課變成“游戲課”, 中學生長跑“底子”差
  大學生普遍“害怕跑”,中學生則是“跑得少”。記者走訪武昌區、東湖高新區的多所中學瞭解到,初高中體育課在學校要麼處於比較邊緣的地位,要麼打上了“應試教育”的烙印。初中的體育課程主要圍繞中考的項目進行;而到了高中,因為體育不參加高考,臨近高考時,很多中學的體育課就開始給高考科目“讓路”。
  “體育課上得再好,一旦出現學生安全方面的事故,就會‘一票否決’體育老師,甚至學校的辦學成績。所以有時寧願體育課讓學生們在操場上曬太陽,也會少安排長跑等帶有危險性的體育運動。”武漢市某中學副校長表示,對長跑等體育活動的逐漸弱化除了高考“指揮棒”的壓力,再就是避免學生因運動受傷,一些學生自己都不清楚自身是否有心血管方面的隱疾,一旦在學校里“跑”出了問題,家長就會找到學校討說法。
  “十年前,體育中考男生1000米跑進4分15秒才能拿滿分,現在滿分標準降到了5分多鐘,絕大多數學生只要堅持跑完全程就能合格,學生的長跑‘底子’普遍不好。”武昌某中學體育老師劉老師表示。如今的課業壓力以及電腦等電子產品,把很多中、小學生從運動場上“拉走”,在課餘時間選擇體育運動的學生越來越少。即使每周兩次的體育課讓學生們充分跑起來、跳起來,鍛煉的效果非常有限。
  “很多中學十多年前都會開展的萬米長跑等活動,都因為學生體質下降和安全方面的擔憂,陸續停止了。”東湖高新區體育教研員李宏斌說,中小學對傳統體育項目逐漸弱化,傳統的單雙杠、1500米長跑等項目逐漸被趣味籃球、啦啦操等不易受傷的項目取代,體育課漸漸變成了“游戲課”。
  體育老師師資的不足,導致了一些學生“不會跑”。李宏斌表示,由於工作強度大,地位不高缺乏成就感,中學特別是初中的體育老師缺編現象嚴重。一些中學新進的體育老師並非科班出身,指導學生鍛煉往往不得要領,長跑其實有一定的技巧,如果學生得不到正確指導而“蠻跑”,不但起不到鍛煉身體的效果,甚至還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。
  “希望將來的高考等升學考試中加入長跑考核,否則很難從根本上扭轉中學生‘跑得少’的現狀。”李宏斌表示,在各類體育運動中,跑步受裝備、場地等客觀條件影響較小,對學生體質提高的幫助較大,但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,升學是他們最主要的任務,目前讓他們把過多精力投入到長跑鍛煉中,學校和家長都會有意見。
  記者李晗 通訊員黎江東  (原標題:眾多大學生患上“恐跑症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a10eakf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